喀納斯是新疆旅游必到之處,這里的不僅好玩,而且還很神奇。
喀納斯風景區位于新疆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地帶;景區面積一萬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景點55處,分屬33種基本類型,主要包括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河谷、禾木河谷、那仁草原、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等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八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主要景點有喀納斯湖、神仙灣,月亮灣和臥龍灣、泰加林廊道等。
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Kanas Lake):被譽為”人間凈土、人間仙境、神的花園”,”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是一個坐落在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湖的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陽坡被茂密的草叢覆蓋;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從地表或地下流入喀納斯湖。湖形如彎月,長24.5公里,平均寬1.9公里,平均水深90米,湖水面積約44平方公里。
云海中的喀納斯湖
神秘的喀納斯景區有著很多獨特的地方,比如說喀納斯湖深的地方有188米,成為我國冰磧堰塞湖;這里生長著落葉松、紅松、云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因此成為我國唯一的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保護分布區;這里還具有著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喀納斯是我國唯一和四國接壤的自然保護區,這里還是我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大支流布爾津河的發源地。
冬季的喀納斯湖
喀納斯風景區由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異的自然景觀,整個風景保護區自上而下分為冰川恒雪帶、山地凍雪帶、高山草甸帶、山地草原帶等,垂直分布,獨特的地理環境也造就了喀納斯令人嘆為觀止四大奇觀:“湖怪”、“云海佛光”、“變色湖”和“枯木長堤”,這也是喀納斯湖的魅力所在,下面大牛就詳細介紹一下:
千米枯木長堤
千米枯木長堤
在喀納斯湖北端的入湖口,有一條千米枯木長堤是喀納斯湖奇觀之一。洪水時枯木長堤會飄起來,按理來說,這些枯木會向下游漂,但是多少年來,卻奇怪的浮動逆流而上,長長地橫列在喀納斯湖的上游6道灣。據說有人把枯木扔到下游5道灣里,那枯木還是執著地回到老地方,與枯木長堤連為一體。傳說是因為這些枯木留戀曾經生養它們的故土喀納斯而久久不愿離去。
那么真實的原因是什么呢?原來每當洪水季節,河水會將上游大量的枯木攜帶漂入湖口,后因強勁的谷風在遇到喀納斯湖南面的巨大山體后,風力變向將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動著逆流上漂,日積月累逐步在湖口匯聚堆疊形成一條百余米寬、兩千米長枯木縱橫交錯的 “千米枯木長堤”這一特殊的自然景觀,這些枯木隨著水的漲落而浮動;這種逆流上漂的景象確實是十分罕見的。
“湖怪”
喀納斯湖出名的奇觀就是有巨型“湖怪”的傳說;早在1980年的時候,《光明日報》就刊登了一則有人目擊了新疆喀納斯湖中有水怪的新聞,全國范圍內引起軒然大波,自此關于目“湖怪”的新聞不絕于耳。1985年7月下旬,新疆大學動物學教授向禮陔率領的考察隊在湖邊工作時,突然發現數十條巨型魚在湖面出現,兩天后袁國映帶領的新疆環境科學研究所的考察隊也在“一覽亭”上觀察到了湖中的巨型魚群,并攝得了許多照片和一段錄相,從而開始了喀納斯湖“湖怪”之謎的研究。
2004年6月,游客在喀納斯拍攝到湖中有長達十幾米的不明物體在游動;2004年7月,潛水隊曾在喀納斯湖進行過潛水試驗,但下潛20米后就發現存在危險,湖水大都為冰雪融水,接近深海水溫,人體難以承受;等到了2012年,央視一檔節目播放了一段喀納斯糊水怪掀起巨浪的視頻,水怪是否存在又一次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近年來,有眾多的游客和科學考察人員從山頂親眼觀察到巨型大魚,成群結隊、掀波作浪、長達數十米的黑色物體在湖中慢游,一時間把“湖怪”傳得沸沸揚揚,神乎其神,又為美麗的喀納斯湖增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據當地圖瓦人民間傳說,喀納斯湖中有巨大的怪獸,能噴霧行云,常常吞食岸邊的牛羊馬匹,這類傳說,從古到今,綿延不短;至今圖瓦人從來不到湖里打魚,也不在湖邊放牧。
喀納斯湖的神秘大概和湖怪的傳說有關。據一些專家經過考察推斷,所謂湖怪其實是那些喜歡成群結隊活動的大紅魚。這是一種生長在深冷湖水中的“長壽魚”,其壽命長可達200歲以上,而且行蹤詭秘;但湖怪到底長什么樣,誰也說不清;喀納斯湖水中生長哲羅鮭、細鱗鮭、江鱈、阿爾泰鱘、西伯利亞斜鳊等珍稀魚類,特別是著名的哲羅鮭,體長可達十幾米,重達幾百公斤,因魚體呈淡紅色而被俗稱大紅魚,至于“湖怪”與大紅魚(哲羅鮭)是不是一回事,至今還是個迷。
“云海佛光”
清晨登上山頂—觀魚亭,觀賞日出景色,可見喀納斯上空云海翻騰,霧濤升空,有時可看見如同峨眉山云海佛光那樣的奇觀。充沛的降水,涼爽的氣候,使喀納斯湖區常常籠罩在朦朧霧雹之中,而高出云霧頂部的山峰,則成了觀看佛光的理想地方。在8月份,每當雨后的清晨,喀納斯山區谷地往往會被濃厚的云霧遮蓋,只露出一座座 2000米以上的峰頂。
這時若登“一覽亭”觀賞日出景色,只見頭頂碧藍的晴空中,斜掛著一輪巨大的朝日,遠近雪峰,在朝陽下反射出紅紅的光芒。腳下的白色云海,浪濤般地隨風翻滾,時而露出一塊塊一平如鏡的藍色湖面,時而又露出一片片綠色的林海。那迎面而來的彩云,帶著反射太陽的霞光,千姿百態,變幻無窮,使人目不暇接。
當上午9—10時左右,太陽升到一定角度時,在湖西山谷的云霧中,也就是與太陽的相對方向,便逐漸顯現出一個半圓形的巨大的彩色光環,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備,鮮艷奪目,下部則沒于云霧中。隨著云霧的濃淡變化,光環色澤也時深時淺,時明時暗。這些山峰、亭子以及你的身影,在彩色光環環繞襯托之下,色彩絢麗,光彩奪目,給人以神佛欲顯、飄飄欲仙的感覺。佛光大約可以持續一刻鐘左右,隨著太陽的高和光線角度的變化便逐漸隱去,令人終生難忘。
變色湖
“變色湖”
喀納斯湖四大奇觀之一是變色,被稱之為“變色湖”;湖水會隨著天氣的變化和季節的不同而變換顏色,在不同的天氣、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納斯湖水,都會有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是因為特殊的水質與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產生不同的色彩;由于喀納斯湖被群山叢林環抱,周圍的山色映射在湖中,湖水隨著天空云朵的變化和陽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變化萬千、斑斕流彩。
春夏時節,湖水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換顏色;從每年的4、5月間開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5月冰雪消融,喀納斯湖水幽暗,呈青灰色;6月,湖水會隨周山的植物泛綠,呈淺綠或碧藍色;7月以后由于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注入,湖色由碧綠色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呈現出墨綠色;進入9、10月,湖水的上游注水量明顯減少,此時已進入秋季,周圍的植物慢慢的變為金黃色、紅色、色彩斑斕,一池翡翠色的湖水被襯托的更加光彩奪目、令游客目不暇接。
喀納斯湖會變色的一個原因是季節變化所引起上游河水所含礦物成分多少的緣故;而與周圍群山植物隨季節變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陽光角度變化和不同季節的光和作用對湖水的影響也有一定關系。
其主要是喀納斯湖水來源于友誼峰南坡的喀納斯冰川,當冰川作用于周圍由淺色花崗巖組成的山地時,冰川掘蝕攜帶的花崗巖巖塊經擠壓研磨成白色細粉末混合于冰層內,炎熱的夏季夾帶有白色細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進入喀納斯河,流進阿克庫勒的湖(白湖),阿克庫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游匯入喀納斯湖,這就是喀納斯湖在7—8月變為白色的原因。每年12月份封凍后,喀納斯湖又像一面白色的水晶鏡,當地牧民用爬犁在湖面上運送物品或進行滑雪滑冰,這又是另外一種顏色的景觀了。
看完這些,你對美麗而神奇的喀納斯心動了么?
新疆旅游咨詢 :(同) 0991-8585456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新疆旅遊定製師~楊佳,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vyouyuding.com/424337.html